我叫钟以艳,老家在贵州贵阳那边,2014那年春天,我怀揣着忐忑与憧憬,第一次走进天喜的大门。刚入职时,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操作工,每天的目标很纯粹:把自己的工作做好。那时,我最自豪的时刻,是看到自己负责的工序零缺陷、高效率地完成,一年以后我就从普通员工升为机修工,再后来是全能工。那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“把一件事做到极致”的价值,为我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2017年,我第一次担任B区325装配线的“拉长”,那时的我既兴奋又忐忑。角色的转变,让我从“管好自己”变成了“带好一群人”。我开始学习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同事打交道。面对效率高但又有点急躁的人,我会用“先肯定,再建议”的方式;面对细心但动作慢的人,我会耐心地陪他拆解动作,找到提速的关键点。装配线安装的产品多、型号杂,每个型号的工序和要求都不一样,要了解操作的具体要求、注意事项、难易点等。有时候,生产出现异常,一时找不出症结所在,等线上员工下班了,自己留在车间把不良品一件件拆开,检查清楚、修理好,又一件件装起来,这样一折腾就到了晚上十一二点,有时甚至是后半夜。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速度,我经常抽时间研究动作的衔接,把每一个转身、每一次弯腰都打磨到最顺手。
身为拉长我需要制定拉线的日计划,关注物料供应,处理突发的设备故障。当产线缺料停下,我会第一时间跑去仓库协调物料,而不是等待。当生产任务临近交付,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加班加点,最终按时完成任务时,那种“我们做到了!”的集体荣誉感,比任何奖励都让我激动。我们线从开始日产几百台,到后面的一千多台,最高时达到连续两天2700台、人均55台的好成绩。2018年底,325拉线与我个人分别被公司评选为“优秀团队”与“优秀员工”,当吕天喜董事长为我们颁发奖金和锦旗时,我感到无比的自豪。
2021年,成为B2区主管后,我的视角再次发生了巨变。我首先意识到,个人的优秀已不再是唯一标准,团队的成功才是我的成功。我的工作重心从“亲自完成任务”,转向“如何让团队更好地完成任务”。这意味着更多的沟通、协调和辅导,而不是事必躬亲。比如,当某个产品的返工率异常,便组织拉长们一起分析流程,找到那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瑕疵,并通过优化标准作业流程将返工率降到最低。我还意识到,主管的价值不在于自己多能干,而在于能否成就团队。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培训拉长,分享我的经验,帮助他们提升管理能力。当看到带过的拉长能独当一面,成功解决一个我都觉得棘手的难题时,我知道,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。每一次产线的紧急问题、每一次客户交付的压力,都是一次锤炼。看到曾经的同事在我的帮助下不断进步,看到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日益增强,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管理者的成就感与价值感。
回望在天喜的这些年,我由衷地感恩天喜,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、实现价值的平台;感恩一路走来给予我指导和信任的领导;感恩与我并肩奋斗、互相扶持的同事们。 一路走来,我的角色在变,但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团队的责任感从未改变。公司的每一次发展和跨越,都为我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心怀热爱、脚踏实地,就一定能与天喜一起,奔赴下一场山海,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
(家电产品线 田建洋)